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个物理学专用名词——碰撞,如今成为反映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大胆命题。作为“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走出欧洲来到中国举行的特别展览,“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刚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即引起关注。展览所邀请的艺术家涵盖中国当代艺术界所有“明星”式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它以3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个案,触发了人们关于中国当...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教授,策划了近日在上海对比窗艺廊举办的“水墨?书法:第三种抽象”。记者借此机会对他作了专访。他表示,重建本土价值是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与政治强大后很自然的愿望,也是中国当代艺术转型的新方向。但他认为,对此中外批评家、策展人与学者都存在着诸多认识上的误区。 本土价值的认识误区: 现代化还是西化? 说到中国的“本土价值...
自2005年发迹以“走楼梯”的速度被推向巅峰的中国当代艺术,在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打击下,以“坐电梯”的速度下滑至4年前的水平。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正式对外发布的《2009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以下简称“报告”),当代艺术集体“泛绿”,前几年叱咤风云的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
中国当代艺术在新加坡及其周边国家所显示的超强爆发力,使之成为当地媒体关于中国崛起的大量报道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不过,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中国当代艺术也凸现了对于政治题材过度消费、过于功利化地看待创作以及过多地使用既定的图式等问题。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在新加坡乃至东南亚的影响、市场潜力以及自身发展前景等问题,笔者近日与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斯民国际艺苑董事总经理蔡斯民 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朱琦:中...
曾梵志 无题 刘野 红 中国当代艺术从2004年以后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2005年以后其价格一路高涨。仅从拍卖数据显示,这一切无疑都是由海外拍卖所引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从08年秋拍到如今09年春拍的数据显示,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的回落和市场退潮也是在海外率先展开。 2006年3月,纽约苏富比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引爆中国当代艺术的全球行情。该...
国外的很多学者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判断,大致有这么两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是对1989年前后出国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关注,如谷文达、黄永砯、陈箴、蔡国强以及徐冰等。关注者主要是西方身为汉学家的博物馆、大学、研究东方古代艺术的学者。由此带来中国或中国籍艺术家们,用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国文化符号来进行创作。实际上,这成了一种空中嫁接的方式。它的问题或者说它的缺失在于没有或者缺乏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的上下层关系,也脱...
“现代性”、“后现代性”、“当代性”等概念皆源自西方,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概念在西方自身批评语境下构成了一条清晰的脉络。而就这一系列历史概念本身来看,其各自背后都隐含着特定文化与精神信念肯定性的力量,而并非纯粹时间上的区分。“现代性”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它相信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性和道德的不断完...
与去年相比,拍卖落槌价出现“零头”,市场泡沫逐渐破灭 中国当代艺术走向理性调整期 从2008年末到2009年初,是一段短暂的时光,但对当代艺术拍卖行和收藏家们来说,却像一辈子那么长。如果说,2008年春拍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表现坚挺,那么,接下来的行情简直如云霄飞车一样刺激,2008秋拍时流拍率竟高达50%,而在近日陆续登场的2009春拍中,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价格陆续...
与去年相比,拍卖落槌价出现“零头”,市场泡沫逐渐破灭 从2008年末到2009年初,是一段短暂的时光,但对当代艺术拍卖行和收藏家们来说,却像一辈子那么长。如果说,2008年春拍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表现坚挺,那么,接下来的行情简直如云霄飞车一样刺激,2008秋拍时流拍率竟高达50%,而在近日陆续登场的2009春拍中,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价格陆续涌现去年的“零头...
艺术推进到当下,随着画廊、美术馆、艺术中心、策展人制度等的不断完善,其不得不以积极的姿态介入社会公共领域。而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进入画廊、美术馆、艺术中心等向公众开放的场所将意味着艺术创造不再是一个决然个体性的行为,“艺术家——作品——阐释——展览——传播系统——艺术史写作”这一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共同折射出艺术的存在状态。与艺术的推进进程同步,艺术理论研究也面临革新。最明显的一点...
花园里摆放的王小慧的《生命果》 博雅珊的浴室 人物简介 博雅珊(Elisabeth De Brabant),出生在纽约上东区。从纽约史宾斯学校毕业后,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和比较文学专业学士学位,还在伦敦圣马丁学院和纽约帕森设计学院艺术专业获得双硕士学位。2004年随丈夫来到上海定居,同年,她作为艺术总监加入了上海的Art Scene画廊,2008年成为独立的艺术策展人和艺术顾...
对近十年资本在中国艺术市场中的作用与相关问题的陈述与判断 1998年12月号的《江苏画刊》发表了一篇通讯——《中国当代艺术进入拍卖市场》,报道了佳士德伦敦总部对亚洲当代艺术的兴趣。报道撰写者是这样陈述佳士德的经理先生的看法的: 近些年来,尤其中国、日本、韩国的艺术家频频出没于国际性当代艺术大展,他们的新锐表现越来越引起西方人士的关注。即使他们的作品有着明显的“西方口味̶...
美国美术馆和媒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反应 在《画廊》2008年4 月刊《墙外开花》一文中,介绍了美国画廊界对快速成长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态度和反应。随着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各大拍卖会上惊人的表现以及中国整体国力持续稳定的上升,美国画廊业正逐步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和享受着其繁荣带来的成果。除了将中国当代艺术品引进美国市场外,有些干脆在中国设立分部,最大手笔当属纽约豪门佩斯· 怀登斯坦画...
说“中国当代艺术”进入调整期是轻松的,因为有陡降的市场行情为依据。但是,说到如何调整,又有些沉重,不能不从有关的方面,如理论、市场和艺术家主体诸方面探求。 所谓“中国当代艺术”不是中国的当代的艺术,而是一种特指,这就是理论家所总结的“玩世写实主义”。一般而言,这类作品有两个特质, 一是形式上的变形与夸张,而其内在是写实...
说“中国当代艺术”进入调整期是轻松的,因为有陡降的市场行情为依据。但是,说到如何调整,又有些沉重,不能不从有关的方面,如理论、市场和艺术家主体诸方面探求。 所谓“中国当代艺术”不是中国的当代的艺术,而是一种特指,这就是理论家所总结的“玩世写实主义”。一般而言,这类作品有两个特质,一是形式上的变形与夸张,而其内在是写实的,或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